短尾鳥類(Avebrevicauda)是一個包括所有鳥翼類等不多於10個的鳥類物種的分類群。該類群在2002年由格雷戈里·斯科特·保羅命名,以區分擁有短尾的鳥類與它們的祖先,例如始祖鳥這樣具有長的、類似爬行動物的尾部的鳥。[1]
短尾鳥類化石時期:早白堊世–現今,131–0 Ma
PreЄ
Є
O
S
D
C
P
T
J
K
Pg
N
朝陽會鳥(英語:Sapeornis chaoyangensis)標本,位於香港科學館
科學分類
界:
動物界 Animalia
門:
脊索動物門 Chordata
綱:
蜥形綱 Sauropsida
總目:
恐龍總目 Dinosauria
目:
蜥臀目 Saurischia
亞目:
獸腳亞目 Theropoda
演化支:
鳥翼類 Avialae
演化支:
真鳥翼類 Euavialae
演化支:
短尾鳥類 Avebrevicauda格雷戈里·保羅, 2002
演化支
†中鳥 Zhongornis
†雜食鳥形類(英語:Omnivoropterygiformes) Omnivoropterygiformes
尾綜骨鳥目 Pygostylia
下面的分支圖是2016年由Wang等人進行的系統發育分析的結果:[2]
真鳥翼類
†吉祥鳥
短尾鳥類
†會鳥
尾綜骨鳥目
†孔子鳥
†重明鳥
鳥胸骨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