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7.2彖辞
【原文】彖曰:随,刚来而下柔,动而说。随大亨,贞无咎,而天下随时,随时之义大矣哉。
【白话】彖传说:随卦,雷龙潜回地渊,象征阳刚君子回到柔顺民众之下,主动随从于民,民众也因感应随从于阳刚君子,阴阳和谐刚柔并济,只有首先与民众真诚交心,民众才能喜悦相随而动。
万物跟随天之大道得以元亨,民众跟随有德大人才能亨通,人际交往随从正道则可无咎。其实纵观天下万事万物,莫不跟随天时运行而得亨通,龙出龙隐,雷发雷收,春夏秋冬,寒来暑往,随天则昌逆时则衰,君子之行劳逸结合动静有常,国家也要让民众休养生息,随天时而动的现象比比皆是,其包含的义理真是广大无边啊!
【解读】
17.2.1“彖传”和“大象传”与卦辞的关系。
卦辞是文王所做,因其过于简练晦涩难懂,故孔圣人博采前贤见解精华阐释卦辞,分为彖传和大象传,孔圣人一般只述不作,比如在《论语》中,凡是孔子之言,都注上“子曰”二字。
“彖”读作(tuan),本义是宰猪,泛指动物解剖,引申为剖析分析。彖辞一般是从内卦到外卦,从下卦到上卦,从开始到结束,从内因到外果,一层层地展现事物的发展趋势,和发展过程中必然遇到的各种情况,就像现在所说的“可行性报告”,有“摸着石头过河”的意味,彖传一般强调困难消极因素多。
而大象传是从相反的角度来注释卦辞,一般是从上到下从外到内,从已经形成的的现象和结果来看走过的路,就像“事后总结”,捡取一两个关键点给君子以忠告。
彖传和大象转珠联璧合,像两颗夜明珠一前一后映照着文王的卦辞。
17.2.2“随,刚来而下柔,动而说”,从天道到人事,解释卦辞的“随”。
“刚”指阳爻阳卦,“来”从上到下从外到内称为“来”,反之称作“往”。“下柔”,处于柔爻之下,有两层含义,其一,下震为阳卦,上兑为阴卦,阳卦位于阴卦之下。其二,在下震卦中,初九位于六二六三之下,在上兑卦中,九四九五位于上六之下。下震为“动”,上兑为“说”为“悦”,震雷而动喜悦跟随。
从天象来看,下震卦为雷为“刚”,上兑卦为泽为“柔”,雷乃收声,龙潜回渊。
上一卦豫卦是“顺而动”,顺应天时而动。本卦是“动而说”,“说”既指“说话”也通“悦”,跟随天时而动,万民则喜悦跟从。
引申到人事上,下震为天帝为刚健的君子,重新回到万民之下。跟随之道分为“人随”和“随人”两方面,需要以心交心,心悦诚服地跟随。阳刚君子心怀公正中和,对人和颜悦色,天下人都一定会倾慕而追随你,刚下于柔深入基层,以贵下贱屈己从人,上能屈己下就愿死命跟随。当年共产党的军队,官兵关系融洽战无不胜。老子《道德经》云“天长地久,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,以其不自生,故能长生。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,外其身而身存。非以其无私邪!故能成其私”,讲的就是这个道理。
那么君子为什么要先随于人,因为民众虽然地位卑下,但人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特点,都有可借鉴的优点,孔子曰“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,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”,意思是“别人的言行举止,必定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,选择别人好的学习,看到别人缺点,反省自身有没有同样的缺点,如果有,加以改正”。毛主席也说“要向群众学习”,所以一个人要想成就大事业,就必须首先放下身段与群众打成一片,群众才能信任你,愉悦地跟随你。
17.2.3“随大亨,贞无咎”,解释卦辞的“元亨,利贞,无咎”。
文王的卦辞用的是“元”,孔圣人的彖传改为“大”,稍有不同。“大”既指天地“大”道,又指人间“大”德之人,万物跟随天之大道得以元亨,那么君子万民只有跟随大德之人才能大亨。
17.2.4“而天下随时,随时之义大矣哉”,孔圣人继续发挥。
孔圣人由此延伸到天下万事万物,都要随天时而动,春生夏长秋收冬藏,根据二十四节气进行农耕,龙出龙隐,雷发雷收,蛇虫蛰伏,日出而作日入而息,随天则昌逆时而衰,说不完道不尽,圣人由衷发出“大矣哉”的感慨。
请注意,本卦《大象传》中的“时”的用法与其它卦都不一样,“时义”连用有7个卦,第16豫卦,第27颐卦,第33遯(dun)卦,第40解卦,第44姤(gou)卦,第49革卦,第56旅卦,比如“豫之时义大矣哉”。
“时用”连用有3个卦,第29坎卦,第38睽(kui)卦,第39蹇(jian)卦,比如“坎之时用大矣哉”。
单独一个“时”字有1个卦,第28大过卦彖传曰“大过之时大矣哉”。
“时”和“义”分开用,只有随卦这一个卦,“随时之义大矣哉”,强调“随时”,请大家细细体味其中微妙的区别。
版权声明:【文中的图片来自网络,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。若涉及版权问题,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,立即处理。】